活动目的:
1、尝试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大胆猜想并进行验证。(重点)
2、可以让沉下去的物体通过改变形状后浮在水面上,学习记录沉浮实验结果。(难题)
3、体验做实验的乐趣,感受物体的沉浮变化。
活动筹备:
ppt、一元硬币每个人一个、记录表、彩笔、装有清水的透明盒子、塑料瓶盖、积木、纸船、泡沫、橡皮泥、抹布、抽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激起婴幼儿兴趣
师:大班孩子会在科学区做不少实验,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有趣的实验。
出示硬币,提问:请你们猜一猜假如硬币放进水中会沉还是会浮?
教师验证婴幼儿猜想,硬币会沉入水中。
2、婴幼儿察看并讨论记录表的用法,记录我们的猜想
1、提问:有哪些方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
2、出示材料引导婴幼儿讨论,提问:请你们猜一猜它们能否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
3、出示记录表,提问:请你们想一想记录表如何用?
小结:第一列是材料,第二列记录猜想,第三列记录实验结果。
讨论上下箭头代表含义,提醒婴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沉和浮。
4、展示记录表交流我们的想法。
3、婴幼儿首次探索,感受辅助材料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
1、实验需要:不要洒水弄湿衣服,每种材料都动手尝试一下,做好记录。
2、动手操作,验证结果,并进行记录。教师察看婴幼儿操作,引导婴幼儿发现沉浮缘由。
3、展示记录表,互相交流发现,问:你在实验中有哪些发现呀?
小结:硬币借用积木、大瓶盖、泡沫会浮起来。有的小瓶盖尽管自己能浮起来,但却不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纸船开始会浮起来,也能帮助硬币浮起来,但吸水后就会沉下去。
4、婴幼儿第二次探索,探索橡皮泥帮助硬币浮起来
1、出示球状橡皮泥,提问:你们觉得橡皮泥放在水中会沉还是会浮?
教师进行实验,球状橡皮泥会沉入水中。
2、提问:橡皮泥也想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你们有哪些方法?
3、婴幼儿实验,教师察看婴幼儿操作。
4、请实验成功的婴幼儿交流我们的经验:(1)捏的薄薄的(2)不可以进水(3)轻轻地平平的放到水面上,轻轻地放上硬币
5、婴幼儿第三次实验操作让橡皮泥帮助硬币浮起来。
小结:有的物体原来不会浮在水面上,但改变形状后就会浮起来,如:橡皮泥。6、播放视频,提高经验
铁块也是通过改变形状后浮在水面上;日常还可以借用木头、救生圈等让自己浮在水面上;引发婴幼儿考虑为何潜水艇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到水底?(潜水艇可以自己吸水、排水)
活动延伸:婴幼儿在科学区尝试制作潜水艇模型。
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课后深思)
活动中通过启发性问题“有哪些方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让婴幼儿大胆积极进行猜想,猜想后让婴幼儿携带问题去找答案,引导婴幼儿积极与操作材料互动验证猜想结果,并记录交流。婴幼儿通过动手尝试用多种日常随处可见的辅助材料让硬币浮了起来,在多次操作比较中体验到了各种不一样的材料在硬币的沉浮中所获得的不同成效,增进了婴幼儿对硬币及其他物体属性的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了婴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了婴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用途。
设计的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当婴幼儿尝试用容易见到材料帮助硬币浮起来后,我又出示会沉到水底的橡皮泥让婴幼儿考虑怎么样让橡皮泥帮助硬币浮起来,通过操作了解改变某些物体形状也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但试验结束后没准时鼓励未成功的婴幼儿活动结束后第三进行尝试。
在未来的活动中会认真总结经验,努力上好每一节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