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的父母常常给孩子买书,78%的父母常常陪孩子一块阅读,91%的父母说无论多忙都会抽时间陪孩子一块阅读。这组叫人欣慰的数据,源于杭州江干区兰苑婴幼儿园首届亲子阅读节的调查。
调查结果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少父母在读物选择上犯迷糊,不了解该给孩子买什么读物,也不了解科学的亲子阅读办法,还有部分父母错把阅读当成了识字。
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程度不必细说,而极少有父母感觉自己是其中的要紧角色。孩子在阅读时,肯定必不可少爸爸妈妈的参与。看看父母的表现,调查结果显示:78%的父母常常陪孩子一块阅读,时间以1530分钟最多;78%的父母选读物时以图画书为主,文字书为辅,但对各类书的选择没太强方向感;60%的父母比较理解亲子阅读定义,而18%的父母却觉得亲子阅读是大人教孩子识字、写字、念诗等等。
父母愈加看重早期阅读,大家非常欣慰,但看得出来,他们更知道理论,实质操作中还有不少问号。兰苑婴幼儿园园长周晓红说,对于这类困惑,园里会更有针对性举办亲子阅读节活动,把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的理念科学传递给父母。
到底父母该如何选读物,如何做亲子阅读?在浙江特级教师王芳看来,第一不可以把阅读和教孩子认识字词等同起来。她说,婴幼儿阅读第一步要做的是让孩子静下心来,读下去,培养一个习惯,小班的孩子可以买些画面大的读物,感官上有接触;中、大班再选信息量比较强的图画书、故事、古诗、科学读物等。
王芳感觉,阅读是对父母耐心的考验,不少父母想一口吃个胖子,坚持了几天看孩子没进步就没了耐心,阅读不是显性的,它的重点是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积累,可能父母坚持了很长时间都效果不好,但某一天,孩子忽然就表现出进步。
有关新闻
小学一年级学生不会整理图书老师几张贴纸解决
不少孩子的书架,一般是一片狼藉。要让小学一年级学生自觉整理图书,即使你费尽口舌,他也未必能学会。近期,濮家小学万家校区的老师创造了一个好办法,几张贴纸就解决了。
万家校区一班有个书架,让孩子自己负责整理。可是小学一年级学生还不太认识字,如何教会他们整理呢?
班主任老师想到了色彩和形状,先让学生依据形状,把书分成方形和长方形两类,然后再把书从大到小排列起来,用贴纸贴在书侧,长方形书涂绿色,大的方形书涂红色,小的方形书涂黄色。
如此,书就用颜色分了类。假如更精细,就再把高的书本涂三格,不高不矮的涂两格,矮的涂一格,如此在同一个书架里的书,就能分了解高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