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哪些变化规律

   日期:2024-04-20     来源:www.xmpkm.com    浏览:416    
文章简介: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要从线速度的概念与纬线圈的特征来理解剖析。地球自转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转过的纬线弧长。

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要从线速度的概念与纬线圈的特征来理解剖析。地球自转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转过的纬线弧长。地球各纬线圈的长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因此自转线速度也伴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

1、计算地球上某点线速度大小的公式为:V=cosplayθ*(R+h)*2π/T。v是线速度,T是自转周期,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高度,θ为地理纬度。此式说明线速度的大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随地理纬度增加而减小(θ的余弦为减函数)。

2、纬线长度=赤道周长*cosplay纬度=平均赤道半径*2π*cosplay纬度=6738.14*2π*cosplay纬度(千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赤道上=赤道周长/24=平均赤道半径*2π/24=6738.14*π/12(千米每小时),记为A;在其他纬线上=A*cosplay纬度;在两极为0。

3、地球的自转速度分角速度和线速度两种。地球自转一周为360度,约24个小时。所以角速度360/24=15度/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各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赤道为1670km/h北纬30度为1447km/h,北纬60度为837km/h。

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缘由是伴随纬度的增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愈加少,热量减少,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呈现热带、温带、亚寒带、苔原带、冰原带的分布。

2、经度地带性规律,又称之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垂直地带性分异:又叫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赤道的地点

赤道在地球的中间地方,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其半径为6378.2km,周长为40075.02千米。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两极的地理常识

两极区域坐落于地球的最南和最北端,地点较为特殊,因为地轴的角度倾斜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两极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两极区域是地球磁场的两极,磁力较强,磁感线较低,因此在太阳风爆发的时候会产生极光。另外,两极区域气温也较低,重力也较强。

 
标签: 知识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